代表履職做什么能得分?做什么會扣分?積分制為人大代表履職提供了方向,同時也為管理人大代表提供了有效抓手。
綿陽市安州區界牌鎮人大主席張春茂說:新一屆的人大代表70%為新任代表,由于缺乏履職經驗,不知道如何履職的現象時有發生,而對這些代表,如何引導和管理,“我們一直在探索有效的手段,積分制應運而生?!?/font>
積分制規定,每位代表基礎分為100分,分為四個部分:一是模范遵紀守法40分;二是參加代表大會會議期間履職情況35分(按時全程出席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嚴格遵守大會紀律,認真履行代表職責,圓滿完成會議期間各項任務,積20分;會議期間認真審議各項報告、議案和其他議題,積極發表意見,完成會議期間各項工作10分;提出議案且被大會確認的5分);三是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履職按次積分(參加區人大常委會安排的代表履職“五個一”“四聯三進”和鎮人大“六聯動、六提升”活動,進站接待群眾每次積2分,民情日記每記錄一條1分,向鎮人大主席團書面提交調研報告一篇積3分,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化解矛盾糾紛,每做一件,經代表小組確認的積2分,參加鎮人大專題代表小組活動,提出建議、意見和批評(含小組座談發言),每條建議積2分,被鎮人大主席團列為重點建議轉交政府及相關部門辦理的,每件另積2分;參加“我為群眾辦實事--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活動記錄完整,成效明顯,每參加一次積2分;參加鎮人大主席團或代表小組組織的集中學習培訓、視察、調查、執法檢查等履職活動,每次積2分,以代表身份應邀參加鎮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組織的測評、檢查、聽證、調研等活動的被邀請或申請旁聽鎮人民法庭審理案件的,每次積2分,每年按要求向選民述職的,積5分。四是示范引領、為民代言做表率按受表彰級別積分,(受到鎮、區、市、省表彰(表揚)的,分別積5分、10分、15分、20分;撰寫人大工作信息、先進事跡、調研報告、理論文章被區、市、省和國家級媒體錄用刊發的,其中信息分別積0.5分、1分、1.5分、2分;先進事跡分別積1分、2分、3分、4分;調研報告、理論文章被采用分別積2分、4分、6分、8分)。
強化積分結果應用。采取代表自評、代表小組組長復評、鎮人大主席團領導小組審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當年考評結果在次年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上進行通報,并向原選區選民通報代表全面履職情況。對當年履職考評積分靠前的5名,作為評先進、表彰優秀的依據,由鎮人大主席團報送鎮黨委研究表揚;對當年履職考評積分位于后3位的,由鎮人大主席團分管領導組織選區選民監督小組對代表進行約談。
量化代表履職情況。代表日常工作體現在《代表個人履職登記簿》上,每季度統計一次,及時公示,讓積極履職的代表更有成就感,讓不積極履職的代表“丟面子”,激發了代表履職積極性,在履職上形成你追我趕的趨勢。從一季度統計情況來看,試行積分制以來,三屆二次人代會期間,代表提意見建議32條,日常社情民意收集23條意見建議。小區基礎設施,社區圖書室缺少圖書、安置房頂漏水等建議已辦理,安置房辦證擬通過“六聯動”活動解決,其他問題已轉社區辦理。積分最多的代表達到37分,最少的也有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