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城市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衡量現代城市發展水平,多從城市規劃建設、經濟總量、財政收入、精神風貌、人文素養、管理及運營機制等硬軟實力來檢驗。興文經開區是巴中首個經濟開發區,自2011年起開始規劃建設,通過10年的建設發展,如今已從一個小鄉鎮發展成具有相當規模的現代城市,其中有許多得失經驗值得城鎮化過程中進行總結汲取,現筆者結合現代規劃理論和傳統風水學進行探討,希望能為城市規劃建設提供借鑒。
一、總體情況
巴中經開區幅員101平方公里,其中規劃建設用地面積40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區面積達到19平方公里,常駐人口6.7萬人。截至2021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3.09億元、增長5.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7.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5.25億元,增長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13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11%。作為巴中城市“一城兩翼”發展的東翼,經開區已成為宜居、宜業、宜商、宜游的現代化新城。
二、從發展成效看規劃建設之得
?。ㄒ唬┮巹潿F代化,城市架構突破農民城市之窘
2011年前,巴中城被喻為典型的農民城市,城市體量小,城市形象差,城市發展極其落后,這也是巴中作為革命老區、經濟欠發達地區貧困落后的一種真實寫照。如何從農民城市實現形象上的徹底改變,這不僅是城市形象的改變,更是一種發展理念的轉型,一種依靠城鎮化來拉動整體經濟發展的翻身仗。據此,市委提出了“一城兩翼”城鄉互促的現代“衛星城市”發展理念,開發建設興文經濟新區,并從規劃開始,堅持走現代化新城發展的路子。
一是高起點定位發展路子,超前規劃突出時代性。從規劃選址看,興文片區山體低緩,地勢平坦,平壩地帶呈東西帶狀分布,視野開闊,基建成本低,具有興建城市的獨特優勢。從傳統風水學看,其地形依山成勢,開合聚抱,山脈環繞,峰秀嶺俊,藏風聚氣,溪曲回疊,層山迭水,形勝氣象,適宜人居。當年市委政府選址此處作為經濟開發新區,大手筆規劃現代新城建設,也是根據巴城沿河地勢條件和用地狀況作出抉擇。十年磨一城,該區始終適應時代形勢,突出規劃科學性和前瞻性,崇尚創新,注重協調,倡導綠色,厚植開放,推進共享,著力打造“兩化”互動示范區、現代產業集聚區、生態宜居都市區,以產業新城為主題,塑造新型工業化與新型城鎮化互動發展、城市新區與產業新區融合發展,永續城市與和諧城市共進,新形勢下,又成為巴中“三市兩地一樞紐”戰略的重要橋頭堡。
二是精心布局城市空間,合理規劃突出了務實性?,F代城市空間布局必須注重整體性、復合性和可操作性,這就要求規劃必須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地走巴中城市發展的路子,做到科學統籌,精思巧謀,功能協調、錯位發展,一是依托老城、拓展新城,片區內各個功能組團之間形成合理的空間結構、綜合交通銜接以及生態廊道,形成全市新經濟增長極;二是面向全國、連接巴中,以政務服務、現代產業、生產研發為主,布局巴中承接國內產業轉移的重要承載地,產城一體、城園相融的宜居宜業新城,打造成城市政務中心、經濟中心、創新中心;三是生態優先、產城融合,統籌安排各項公共設施與市政公用設施,布局宜居宜業現代城市。
?。ǘ┙ㄔO精維化,城市承載能力突破山城之縛
巴中地處大巴山腹地,境內多山,如何才能突破山對城的束縛,這對城市規劃建設來說,是不得不越過的一道道坎,是城市發展的一種考量。
一是從完善城市功能出發,著力配套市政公共公益設施,提升城市宜居性。首先配套路網建設。建區以來,先后建設秦巴大道等城市主干道10條,次干道30余條,共計里程約112公里,中心城區路網密度達到5.9公里/平方公里。其次配套公共設施建設。建成體育、商務、教育、醫療等公共設施,加快TOD、EOD、萬達廣場、漢巴南高鐵、濕地公園建設中央濕地公園項目、第一人民醫院項目、巴達高速興文收費站改擴建工程、經開區河道生態工程、西溪溝實驗小學等公共配套設施建設,新區人居品質大幅提升。再是污水治理配套。建成巴中三水廠一二期,實現日供水5萬噸;巴中經開區污水處理廠一期,日處理污水能力1.99萬噸。配套建設雨污水管網超200公理,污水處理廠至曾口14.2公理尾水管網也于去年底建成通水;建成垃圾中轉站一座,城鄉垃圾收集轉運實現全覆蓋。
二是從提升城市品質出發,著力打造城市景觀,提高城市環境審美舒適度。從傳統風水學看興文水環境,該地溪河彎曲,水面平緩,環堤抱岸,姿形妖嬈,適合打造湖泊、濕地公園、親水河堤,如何讓山水相依,水城互偎,山水城共生相趣,是城市景觀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搭配。經開區在開發建設中充分利用現有山水資源,著力打造生態城市、旅游城市,依托秦巴景觀大道,打造景觀廊道和生態景觀片區,突出山水原生自然風貌,打造水系風貌、濱水慢行系統,讓綠地與水系、城市景觀有機結合。同時,以創建森林公園城市為著力點,守綠亮城,打造九寨山國家AAAA級城市公園,增補城市綠肺,先后建成了法治公園、鹿湖公園、金融街公園、東片濱河濕地公園、置信城河道公園等城市公園,加整西片河道生態修復、秦巴大道景觀提升及西片區品質提升工程等景觀建設,推行新開發樓盤均進行高品質的綠化景觀建設,完善了居住區綠化配套,基本實現了舉頭望園,提步見水,步步見綠,處處見景。
?。ㄈ┊a業多元化,城市發展活力突破貧困之限
貧困地區城市建設的最終目的是要能聚商興產,讓更多的人留居興業,推動經濟發展。
一是房地產業有序發展。引進和成功注冊建筑業企業8家,執業開發企業13個,已建開發項目15個,建成開發樓盤建筑面積約400萬平方米;在建開發樓盤20個,開發房屋建筑面積約280萬平方米。
二是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累計實施各類項目115個,總投資301.1億元,已完成投資180億元。其中基礎設施項目24個,總投資78億元,已完成投資50億元,城市配套功能日臻完善;社會事業項目16個,總投資39.6億元,已完成投資34億元;產業項目75個,總投資183.5億元,已完成投資86億元,40余個產業項目建成營運。
三是招商引資初見成效。累計招商引資資金184億元,企業50家,簽約招商項目27個、總投資142億元;在談特種鞋生產基地等意向企業30家,其中紐維電子新材料、智能潔具等4個項目年內有望簽約落地。
四是支柱產業引領發展。高標準推進產業園建設,編制完成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服務業產業園區規劃,與金華經開區達成共建東西部協作產業園協議。注冊各類企業15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家,年產值達29.5億元。
三、從發展問題中淺析規劃建設之失
一是選址自然條件有硬傷。興文地勢平緩,缺少大的江河和湖泊,城市缺水是硬傷,雖規劃建設了化湖引水工程等三期供水項目,但隨著城市人口和工業企業的增長,缺水的問題仍將是困擾興文發展的大問題,且由于受南部地形制約,城市現有水體面積較小,水量欠缺,枯水季節的水源補給少,水質會受到影響,城市的自凈能力較低,目前該區除對部分河道進行修整外,也規劃建設了幾處濕地公園,但面積小,特色景觀少,尤其是西部城市建筑逼河道太近,如土地儲備中心、逸景新城、泰誠等開發小區,抵河而建,不僅洪澇災害隱患大,也不利于打造濕地公園景觀,影響西部片區整體城市形象打造,拉低了城市發展品味。
二是政策紅線成剛性制約。該地良田較多,基本農田保護任務重,大規模城市擴張建設勢必會出現政策性制約,尤其是當前糧食生產已上升至國家大戰略,導致用地矛盾更不易化解。
三是城市功能布局存缺憾。從當前城市分區來看,該區分工業園區和人口密集的行政商務區,工業園區地處東部,居住區位于西部,但當地對曾口工業園區的選址,位于南風口,可能對人口聚居區存在空氣污染隱患。同時,在聯結東西兩部的中間地帶興文老鎮,除去幾條交通干道占地外,其擴建的空間已經較小,而此處現集聚了大量中小學選址落建,對化解交通擁堵現象實為不利。從現代建筑學來看,當代城市建設必須留足城市廣場、休閑公園、濕地景觀等公共空間的位置,建筑體量不宜過大過密,更不能見縫插針,與公共場地爭搶空間,而目前該區建筑不同程度存在密度過大,布局過亂等現象。
四是公共公益設施配套有短板。興文雖規劃了高鐵、
高速、城市快速通道。但仍是傳統街市布局,以公路主干道穿引城市建設作主體,城市的整體性被破壞。學校、醫院、商業綜合體、體育設施、公園、休閑步道布局凌亂。尤其是市級機關駐地面山背水,地勢前高后低,不符合規劃學相關原理,不利于打造大型集會廣場、公園。
五是從城市建設特色較單一。缺乏有明顯巴中特色的建筑地標,城市建筑千樓一面,缺乏審美特色,一味追求高樓,對城市建筑風貌、色調、天際線等未進行重點預留,打造。
四、幾點建議
一要把住發展機遇。隨著市級機關整體東遷、巴中東站TOD綜合開發、巴廣渝高速公路西溪片區出入口建設等重大項目實施和相關政策支撐,經開區又迎來“二次創業”重大發展機遇。該區要把住建設“一區三中心”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搶抓全市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之機迅速啟動控規修編工作,要對經開區的規劃布局進行再評估,再調整,進一步優化調整用地布局,進一步促進聯動整合發展,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配套,進一步推動城市品質提升。
二要優化調整空間布局。經開區作為中心城區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創新中心”,承接老城疏解功能,建議優化東片區用地性質,加強用地性質管控,留足產業用地空間,嚴禁將工業用地轉變為商業用地,合理調整工業、倉儲物流與商住、行政、金融功能分區,可考慮適當增加東片區商住、行政辦公、金融等配套用地,將火車貨運站搬遷至曾口新材料產業園,建立全市倉儲物流中心。
三要周邊聯動融合發展。要加大同巴州、恩陽城區建設同質化研究,從一城兩翼統籌出發,合理布置體育館、規劃館、文博館、教育和醫療機構等建設,避免重復浪費。要采取“一區多園”方式提高經開區工業占比,可將巴州工業園區、曾口新材料產業園、柳林工業園等納入創建國家級經開區范圍,后續招商引資企業可以按產業門類和園區定位分別落戶幾個園區,不影響園區招引企業落地。按照“三區一體”理念促進新老城區融合發展,整體思考開發秦巴大道和北環線兩側建設用地,加快推進巴州城區和經開區融為一體。
四要配套城市功能要素。要加快立體交通體系開發建設,預留和改擴建立交橋隧涵工程。完成規劃19路、規劃1路和經開區過境環線建設;加快北環線東段改線規劃設計,建議該段道路改線,起點從經開區清風大道開始,經石門隧道接天星橋水庫,再通過隧道和道路接現北環線吳家河大橋,將現北環線貨運車輛進行分流,緩解北環線交通壓力。同時,規劃建設經開區秦巴大道至清江片區、經開區至曾口片區聯系道路;將北環線道路按照城市道路標準進行改造,增加人行道、非機動車道、路燈、綠化等。要完善公共服務規劃建設,按照生活圈和教學服務半徑布局教育用地,確保教育資源均衡分配;盤活現有醫療資源,統籌布局社區醫療衛生點位,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統籌建設商業中心和特色商業街區,完善商業網點布局;加快兩館四中心建設,建成全市文化、體育、演藝、會展中心。
五要提升城市整體品質。突著力打造城市田園情趣,培補山水元素,涵養水源,保護山體,培植林木,增加綠化面積,體現山區城市審美特色。要推進城市建筑美觀協調,合理控制、優化建筑物的高度、形態、色彩,使建筑物輪廓線、山體輪廓線、天際線相協調,并將小區綠化率轉變為綠視率,增加通透性。要建設特色山體公園,加強九寨山、寶峰山、鄭家山、龍池山等周邊山體建設管控,統籌研究每個山體公園的特色定位,將運動休閑、文化創意、園林酒店等功能融入其中,并留出景觀廊道和景觀平臺。要增加水系規劃的自然性,結合興文缺水實際,加強水系內循環的開發利用,啟動城市河湖庫塘水系利用規劃,力爭多留湖面水體??蓪⒐鈽s、魏家河、黑橋河等三個水體作為公共休閑空間,先留出沿湖沿庫綠化休閑用地,再圍繞其周邊布局住宅、商業用地,防止水面私有化。要加快西溪等河濕地公園建設,并通過漫游綠道步道將居住區、辦公區與山體公園、濕地公園相連接,形成漫游步道系。要著力挖掘城市文化底蘊,打造城市地標和傳統景觀,增添古韻。